劳动模范柏世州:致力于油脂技术革新的农民工

发布时间:2014-06-11      新闻来源:中国黔西南

   

兴义市鲁屯油脂加工厂是一家以桐油、菜籽油等植物油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。该企业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其桐油产品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国家SGS认证,桐油生产加工设备及工艺全国领先,桐油产销占领全国20%的桐油市场,并且连续12年保持全国桐油产销第一,桐油报价直接影响全国桐油价格。鲁屯油脂加工厂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,与该厂的生产部经理柏世州紧密相关。正是在他的带领下,该厂不断研发技术,傲立于油脂加工先进技术的潮头,不仅让企业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,他自己也获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荣誉,先后被评为“兴义市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黔西南州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贵州优秀农民工”等,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,他作为黔西南州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唯一获得者,更是为金州儿女赢得了至高无尚的荣誉。

精心探索降低成本

1993年,初中毕业走出校门的柏世州,放弃继续升学的机遇,到当时的鲁屯桐油加工厂当起了一名工人。那个时候,正是兴义油桐发展的最好时期。

柏世州是一个有心之人,参加工作后,他从桐子的筛选到桐油入罐,对桐油加工的每一道流程、工序都进行了深入研究,到外地学习借鉴生产模式,查阅相关技术资料,深入钻研专业技术技能,使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桐油加工的行家里手。通过努力,一年后柏世州被提拔为班长,开始带领团队,管理团队。

1997年,鲁屯油脂厂搬迁至兴义市桔山镇。新厂建成后,柏世州被任命为车间主任,主管整个厂的生产。他在确保生产正常的同时,不断加大机械研发力度,积极改善工作条件,优化工作环境,努力降低生产成本。

对机械,柏世州有一种痴迷和执着,儿时拆修高压汽枪因意外造成左眼失明终生残疾,但他对机械研制始终痴心不改。他深信只有机械化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,只有机械化才能提高效益,只有机械化才能改变工人们的生产作业环境。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,他对原先的生产线流程实施技改,自己研发机械设备投入生产流程,先后成功设计安装了剥壳粉碎机、斗式提升机、刮板输送机、甩干机等机械设施设备。在整个生产流程中,柏世州自行设计安装的设备占了60%以上,仅剥壳粉碎机这个环节,原先一个班要6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,剥壳粉碎机投入后2个人就能完成。技改后的生产线斗式提升机有5台,占了5个环节,原来每个环节至少4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1人就能操作。整个生产线在技改,每个台班可节约劳动力30多个!

机械的投入使用,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,节约了生产成本,而且优化了生产环境。如今,走进鲁屯油脂加工厂,厂区内绿树成荫,花草芳香,桐油加工机房和菜籽油加工机房干净整洁、一尘不染。

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,鲁屯油脂加工厂不得不从外地购买原料,这给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,效益也降低,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。为此,2003年至2005年,鲁屯油脂加工厂相继在广西西林、云南砚山和昭通、四川达州和我州的望谟创办了6家分厂。柏世州研制设计的生产线在各分厂安装使用,给企业带来良好效益。2005年,鲁屯油脂加工厂销售出去的桐油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%。2006年,总厂和6家分厂共生产桐油9000吨,产量位居全国第一,占市场份额的15%,销售收入达1.5亿元。

刻苦钻研创造一流

出油率是油脂加工企业的生命线,提高1个百分点,就增强了核心竟争力。在生产过程中,柏世州和同事一道,努力提高桐油的出油率,通过两次创新工艺,将桐油加工出油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。

1999年,柏世州凭借多年的榨油经验,把学习实践掌握的油脂加工理论知识和机器设备知识结合起来,自己设计,自己动手安装机器设备,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、拆装,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新的榨油——壳仁分离压榨法。即:通过剥壳机器对油桐剥壳后对桐仁进行蒸炒压榨,减少压榨过程中的阻力及压榨残渣量,降低残渣含油率,增加流量,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。

壳仁分离压榨法虽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取得了创新,但也存在产量低、能耗大的缺点。为了解决这个生产瓶颈,经公司研究决定进行技改,委任柏世州为技术负责人,带领团队外出考察较先进的榨油设备和学习较先进的榨油方法。柏世州在考察中发现,在桐油加工行业,所使用的生产方式、工艺、设备都很相近,甚至有些加工厂的工艺和方法还不如鲁屯油脂加工厂,要在设备和工艺上有所突破,还得靠自己的努力。

如何提高桐油的出油率?柏世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用加工菜油的设备和技术来加工桐油,即压榨加浸出——浸出法。经考察调研分析,新榨油机一台要顶八台老式榨油机,而且浸出方法能提高2%至3%的出油率,按每年2000吨产量算,一年就能多增加40吨到60吨的产出,创造经济效益近100万元。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,并立即组织实施技改。企业正式引进现代化的榨油设备和榨油工艺,柏世州作为全厂唯一的技术能人,他参与了整个安装过程,并在技改结束后担任技术设备主任,负责把新工艺、新技术教给更多的人。通过技改,将桐油的出油率由原先的25%至30%提高到27%至32%,不仅提高了产量,而且降低了能耗。

产品质量和效益是企业的竞争力。在传统的桐油加工中,采取的是一次过滤后泵到油罐自然沉淀分离,生产时间长,需15天左右,而且质量还没法保证。如何缩短桐油生产时间,保证产品质量?柏世州凭借丰富的桐油加工经验和过人的洞察能力,经过反复试验,提出了两次升温三次过滤的精炼方法——新式过滤法。即:桐籽经过压榨出来的毛油产品首先经过加温,达到标准过滤温度后进行第一次过滤,滤出大部分杂质后得到的产品叫做“清油”,然后再对清油进行加温,进行第二次过滤,滤出微小的杂质,通过取样化验没有杂质后再一次加温,达到标准的质量要求后成为成品油入罐保存。新式过滤法的研制成功,改变了桐油生产的传统工艺,将生产时间由原先的半个月缩短到1天,而且质量有了绝对保障。

鲁屯油脂加工厂总经理周相波骄傲地说,柏世州给他们厂带来的浸出法让桐油出油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,处于全国领先水平;带来的新式过滤法则缩短生产期,降低了生产成本,加快了资金回笼,年可为企业增加收入500万元!


 

打印】    【关闭
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
技术电话:0755-86153989  销售电话:027-59271755 客服信箱:foodhr01@job1001.com